气温总体渐降,草鱼养殖如何顺利闯过白露关
发布时间:2016-08-30 来源:中国水产频道
据报道,“处暑”已过,接下来的天气气温总体会逐渐下降,同时还会出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,从而引发“倒藻”、“泛底”等环境问题,给养殖带来极大风险,同时,针对四大家鱼的养殖区域,一些大的病害问题即将爆发,本文主要以华中地区四大家鱼养殖情况为背景,提出一些观点和大家交流。
一、及时培藻,防止“倒藻”
倒藻的池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,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倒藻的发生概率:
1、及时补充肥料,最好少量多次,保持藻类的新老更替正常循环;
2、适当加注外源水或补充藻种,丰富藻类种类;
3、天气突变、以及用药均可诱发环境突变,天气不可控制,但用药时要避免刺激性药物,如硫酸铜、氯制剂;避免大剂量用药,包括氧化性的改底药物,大剂量使用也可能导致倒藻;
4、在环境突变(天气、用药等均可导致)前后补充能量源,如氨基酸类,常见的有机酸、氨基酸肥都可以,减少藻类死亡数量及消除藻毒素。
二、注意改底,防止“泛底”
昼夜温差大,导致下半夜时水体表层的温度低于中下层,而冷水比热水重,从而出现水层对流,即上层冷水下沉,下层冷水上翻,这样势必会带起来底质中的有毒有害物质,以及大量的有机质,而有机质大面积的分散在水体中时势必会大量消耗氧气,这也就是为什么刮北风时容易泛塘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因此,及时改善底质,除毒降氧债,非常必要。建议大家在此阶段多选用分解性底改。
三、少喂饲料,多开增氧机
今年多雨+高温,导致很多养殖户饲料前期投喂量偏少,这也是今年鱼的长势与往年同比偏差的核心原因,为了提高产量,后期很多养殖户会攻饲料,但大家一定要注意关注自己的池塘负载量和天气,当池塘负载达到1500斤/亩以上(含花白鲢,不同区域水平不一,该数据仅供参考),在变天时控制投喂量,尤其是晚餐。同时要抓住每一个晴天中午12点~14点,开下增氧机,如果是微孔增氧机,可以提早开效果更好。
四、及时出鱼
当水源条件差、池塘深度不够各方面限制性因素比较多的养殖区域,池塘负载量比较大时,可适当出鱼以减少负载,降低风险,出鱼之后存塘鱼的生长会更快更好,有利于产量提高。
出鱼时上网的花白鲢、鳊鱼因回塘容易死亡,应尽量卖掉,也可以拉半网减少应激。拉网之前1天可用有机酸,拉网之后进行消毒处理。
五、三龄大草鱼死亡应重视
三龄大草鱼在8~10月容易出现大量的死亡,主要原因还是细菌性问题,虽然有些体表症状不是太明显,但仔细解剖会发现内部出血、腹腔积水及肠道炎症等等问题,建议大家多采用内服治疗的方式,可用恩诺沙星或者氟苯尼考拌料投喂,基本上3~5天可以控制下来,但还有些问题需要提醒大家:
反弹的问题:三龄大草鱼治好之后很容易过几天又开始死亡,这种情况的出现一般是和外部环境有关系,如底质不好,水的肥度不够、亚硝酸盐偏高,氧气缺乏有关;
抗菌药交替使用原则:如果上次使用的是恩诺杀星,下次可换氟苯尼考,这两种药对三龄大草鱼细菌性疾病效果都很明显,这样做可以减少长期使用一种抗生素对肝脏等代谢器官的影响;
外部消毒剂的选择:尽量用碘和戊二醛,刺激性小,碘由于比重较大,可以较好立体消毒,而戊二醛更适用于后期pH偏碱性的水体。
六、草鱼苗种“白露关”保健
今年9月7日是白露,同行都知道,草鱼苗种在白露关口容易出现大量死亡,多有肝胆综合症+草鱼病毒性出血+车轮虫等并发问题,导致治疗效果极差,所以,针对草鱼苗的这个“白露综合症”,要以防为主,早作保健,减少损失。
具体操作,主要还是要从两个方面着手:一是加强内服保肝护胆,促进代谢。二是注重环境的维护,视具体情况进行操作。